一、什么样的月经算"失调"?
1. 正常月经的4个标准
✅ 周期:21-35天(从月经第一天到下次月经前一天)
✅ 经期:2-7天
✅ 经量:20-80ml(约每天更换3-5片卫生巾)
✅ 规律性:周期波动<7天
2. 常见月经失调类型
类型 | 表现 | 可能病因 |
---|---|---|
周期过长 | >35天来一次 | 多囊卵巢、甲状腺功能减退 |
周期过短 | <21天来一次 | 黄体功能不足、卵巢早衰 |
经量过少 | <20ml(仅点滴出血) | 宫腔粘连、子宫内膜受损 |
经量过多 | >80ml(1-2小时浸透卫生巾) | 子宫肌瘤、腺肌症 |
闭经 | >3个月无月经 | 下丘脑性闭经、早发性卵巢衰竭 |
"我总以为月经推迟是压力大,后来查出来是多囊卵巢,调理半年后终于怀孕了。" ——@小雨,28岁
二、月经失调如何影响生育力?
1. 排卵障碍:好孕的最大阻碍
✅ 无排卵性月经:
约85%的月经失调伴随排卵异常
常见于多囊卵巢(PCOS)、肥胖、低体重女性
✅ 黄体功能不足:
月经周期<21天或经前点滴出血
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良,胚胎难着床
2. 子宫内膜问题:土壤不肥沃
内膜过薄(<7mm):流产后宫腔粘连、多次刮宫史
内膜过厚:可能提示息肉、增生甚至癌前病变
3. 潜在疾病信号
月经表现 | 可能疾病 | 对生育的影响 |
---|---|---|
周期长+痤疮多毛 | 多囊卵巢综合征 | 排卵障碍、胰岛素抵抗 |
经量少+周期缩短 | 卵巢储备下降 | 卵子数量质量降低 |
痛经加重+经量多 | 子宫内膜异位症 | 输卵管粘连、炎症环境 |
三、月经失调的6大常见原因
1. 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
占月经失调的70%
表现:月经稀发(2-6个月一次)、痤疮、多毛
解决方案:减重(BMI>23者)、二甲双胍、促排卵
2. 甲状腺功能异常
甲减:周期延长、怕冷、便秘
甲亢:周期缩短、心悸、消瘦
关键检查:TSH、FT3、FT4
3. 压力与下丘脑性闭经
常见于:节食减肥、过度运动、长期焦虑者
表现:月经推迟甚至停经,LH、FSH水平低
恢复方法:增加热量摄入、减少运动量、心理疏导
4. 卵巢早衰(POI)
40岁前停经,AMH<0.5ng/ml
可能原因:遗传、免疫疾病、放化疗史
生育建议:尽快试管或考虑供卵
5. 高泌乳素血症
表现:闭经、乳头溢乳
检查:泌乳素(PRL)>25ng/ml需排查垂体瘤
治疗:溴隐亭类药物
6. 子宫结构问题
宫腔粘连:人流术后经量锐减
子宫肌瘤:经量增多、贫血
诊断金标准:宫腔镜
四、月经失调如何科学备孕?
1. 找准病因:必做检查项目
✅ 激素六项:月经第2-3天查(看基础卵泡期水平)
✅ AMH:评估卵巢储备
✅ 甲状腺功能:尤其有疲劳、脱发症状者
✅ B超:查卵泡数、子宫内膜、子宫结构
✅ 宫腔镜:疑似粘连或息肉时
2. 对症调理方案
问题 | 调理方法 |
---|---|
多囊卵巢 | 减重5%-10%、肌醇补充、来曲唑促排 |
黄体功能不足 | 排卵后补充黄体酮 |
宫腔粘连 | 宫腔镜分离术+雌激素修复内膜 |
压力性闭经 | 每日增加300大卡热量摄入,减少有氧运动 |
3. 辅助生殖技术选择
✅ 促排卵指导同房:适用于PCOS、黄体功能不足
✅ 试管婴儿:适合输卵管问题、严重内膜异位症
✅ 冻卵:卵巢早衰女性的生育力保存
五、3个成功改善的案例
案例1:多囊卵巢+月经稀发
@李女士,27岁,BMI26,半年一次月经
干预:减重8kg+二甲双胍,月经恢复35天周期
结果:促排3次后自然怀孕
案例2:过度减肥导致闭经
@张小姐,25岁,BMI17,停经1年
干预:每日增加500大卡,停跑马拉松
结果:4个月后月经恢复,1年后自然怀孕
案例3:宫腔粘连+经量少
@王女士,32岁,人流后经量仅1天
干预:宫腔镜分离术+雌激素治疗
结果:内膜恢复至8mm,试管一次成功
六、总结:从紊乱到好孕的4个关键
1️⃣ 先诊断:月经失调不是病,而是症状,必须查明原因
2️⃣ 早干预:35岁前治疗效果更好,卵巢衰退不可逆
3️⃣ 对症治疗:PCOS、甲减、压力性闭经的应对完全不同
4️⃣ 科学助孕:必要时合理使用促排或试管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