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AMH?为什么它如此重要?
1. AMH的生物学特性
✅ 来源:由卵巢中小卵泡(窦前卵泡和窦卵泡)的颗粒细胞分泌。
✅ 特点:
稳定性高:在月经周期中波动小,任何一天均可检测。
相关性好:直接反映剩余卵泡数量,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。
2. AMH vs 其他卵巢功能指标
指标 | 检测时间 | 反映内容 | 优势与局限 |
---|---|---|---|
AMH | 任意周期日 | 卵巢储备总量 | 稳定,但无法评估卵子质量 |
FSH | 月经第2-3天 | 卵巢反应性 | 受周期影响大 |
AFC | 月经第2-3天 | 可见窦卵泡数 | 依赖B超操作者技术 |
"我月经规律,但AMH只有0.8,医生说我卵巢储备相当于40岁,建议尽快备孕。" ——@小林,32岁
二、AMH检测的适用人群与时机
1. 哪些人需要查AMH?
✅ 备孕女性:
>30岁未孕,希望评估生育力。
有卵巢手术史、家族早绝经史。
✅ 试管人群:制定促排方案前必查项目。
✅ 其他情况: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(AMH通常偏高)。
癌症患者放化疗前的生育力保存评估。
2. 检测注意事项
✅ 无需空腹:随时可抽血检查。
✅ 不受月经影响:但避免排卵期(部分研究显示轻微波动)。
❌ 干扰因素:
口服避孕药可能使AMH降低10%-20%。
维生素D缺乏者AMH可能假性偏低。
三、AMH数值解读:你的卵巢"库存"还剩多少?
1. 年龄与AMH对照表
年龄 | AMH正常范围(ng/ml) | 意义 |
---|---|---|
<30岁 | 2.0-6.8 | 卵巢储备充足 |
30-35岁 | 1.5-4.0 | 开始缓慢下降 |
36-40岁 | 1.0-3.0 | 明显下降,需警惕 |
>40岁 | 0.5-2.0 | 生育力显著降低 |
2. 关键阈值与应对建议
✅ AMH>3.0:
可能为多囊卵巢倾向(需结合B超判断)。
✅ AMH 1.0-3.0:正常范围,可自然试孕6-12个月。
✅ AMH 0.5-1.0:卵巢储备减退,建议6个月内积极备孕或咨询生殖科。
✅ AMH<0.5:卵巢功能严重下降,自然怀孕几率极低,需尽快试管或考虑供卵。
3. 常见误区澄清
❌ 误区一:AMH低=马上绝经
事实:AMH预测绝经时间准确性仅50%,有人AMH<0.1仍来月经。
❌ 误区二:AMH无法提升事实:辅酶Q10、DHEA等可能改善卵子质量(但对AMH值提升有限)。
四、AMH过低如何科学备孕?
1. 自然怀孕的可能性
✅ AMH>1.0:
若输卵管通畅、排卵正常,仍有自然受孕机会。
✅ AMH 0.5-1.0:建议监测排卵+指导同房,3-6个月未孕则转试管。
2. 试管婴儿策略
✅ 促排方案选择:
微刺激/自然周期:适合AMH<1.0者,减少卵巢过度刺激风险。
黄体期促排:可在一个周期内取卵两次。
✅ 胚胎培养技术:优先选择囊胚培养+PGT筛查(提高单胚胎移植成功率)。
3. 生活方式干预
✅ 营养补充:
DHEA:每日25-75mg(需医生指导)。
维生素D:维持血浓度>30ng/ml。
✅ 禁忌:吸烟会加速卵泡耗竭,必须戒断。
五、AMH检测的局限性
1. 不能评估卵子质量
40岁女性AMH可能正常,但卵子染色体异常率已超60%。
2. 不能预测妊娠结局
曾有AMH 0.2者自怀,也有AMH 4.0者反复流产。
3. 实验室差异
不同检测方法(如ELISA vs 化学发光法)结果可能有10%-15%偏差。
六、真实案例:不同AMH水平的应对
案例1:AMH低但自然怀孕
@王姐,35岁,AMH 0.7
行动:每天补充辅酶Q10+监测排卵,第5个月自然怀孕。
案例2:AMH 0.3试管成功
@李夫妇,女方38岁
方案:累计3个微刺激周期获卵5颗→形成2枚囊胚→一次移植成功。